close

Embed from Getty Images

 

維基百科上,對於「失業」一詞,列出了六種類型。細細讀過後,我周遭的朋友,包含我自己,大部分屬於以下這種:

摩擦性失業(frictional unemployment)成因在於當人們放棄原來的職業再尋找新的工作,可能需要花費一段時間,當中牽涉到就業市場的信息不流通。一些企業未能在短期內找到適合的勞工,而勞工也未能在這段時間找到工作,於是造成短期的失業現象。
現代社會中還有另一種摩擦性失業問題,擁有高學歷的人士不一定能找到符合自己喜好的工作,也不願意投身低階勞動市場工作,造成不屈不就的窘境。此類失業屬於自願型失業,並非被裁員造成的非自願型失業。」

有趣的是,處於我們這個尷尬的大齡年紀,我們會花上許多時間深思熟慮「真的要拋下多年的努力辭職嗎?」,至於「辭職後要做甚麼?」這個問題,我們總覺得以後還有大把時間可以慢慢想,而沒有放在心上。

弔詭的是,在職場水深火熱時心中引領期盼的夢想生活,明明在辭職後終於可以好好體驗,卻往往因為太急於回到職場,心理上擔負著許多的掛慮及不必要的壓力,而無法享受夢想實現的喜悅。

如同我人生第一次體驗大齡女子的酸甜苦辣,在大齡年紀失業。毫無經驗值的我,剛開始也犯了同樣的失誤,誤以為睡到自然醒過日子,我的夢想生活就會自動實現。

其實我離開職場後最想做的事情,就是花大把的時間去旅行,終於可以不用忌諱請假的天數、期間,再也不用避開忙季、避開專案、避開老闆休假日、避開董事會、股東會、conference call....,可以在對的季節出發,去我想去的地方睜大眼看世界。

雖然夢想很明確,志氣很高昂,但其實失業初期,我手上只有兩張機票,而且目的地都是亞洲。

展開世界地圖,挑選出我想去的國家。發現有的太遙遠、有的太危險、有的太昂貴、有的太落後.....對於向來崇尚零風險的我,要在這麼多因素中取捨,難度實在不小。為了讓自己離夢想清單更靠近些,過程中我還一度亂排行程,只要有人約就出國,把我的夢想當作亂槍打鳥的遊戲。

原來,實現夢想的專案能力,我還有待加強。

直到失業半年後,我才慢慢琢磨出,要實現夢想,得腳踏實地。想每天讀聖經,就要每天固定一個時間,強迫自己坐在書桌前(聖經當然要擺放在桌上),才有機會養成這個好習慣;想花時間多陪伴家人,就要放下手機,關掉3C產品,在燈光美氣氛佳的餐桌或咖啡廳內,真心地聆聽;想讓身體更健康,就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,然後,Just do it。

實現夢想,就跟完成職場上的專案一樣,需要切實地規劃、有效的執行,還有定期追蹤考核。鬆散的過日子,只會讓夢想清單變成上線日遙遙無期的新系統,最後因為專案失敗而被write off。工作上的專案不成功,頂多是賠上一年的考績,或是讓自己變成老闆的黑名單;任憑自己放棄實現夢想的可能性,賠上的,不僅只是自己毅然決然離開的職場,還有你供給未來的自己的養分。

工作都丟了,夢想可不能也丟了喔!! 趁著「摩擦性失業」期間,把你的夢想清單努力勾完吧!!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失業 夢想 環遊世界
    全站熱搜

    Auntie Lyd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